当前位置:首页 > 空间改造 > 正文

上海城市空间格局(上海市域空间格局)

摘要: 嘿,大家好!今天咱们聊聊 上海城市空间格局,顺便带你看看 上海市域空间格局 的那些事儿。不管你是装修小白还是老手,这篇干货都能给...

嘿,大家好!今天咱们聊聊 上海城市空间格局,顺便带你看看 上海市域空间格局 的那些事儿。不管你是装修小白还是老手,这篇干货都能给你点灵感。喜欢的话别忘了收藏哦,咱们马上开聊!

本文目录一览:

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布

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》全文已正式发布。该规划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、江苏省人民政府、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,旨在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,构建上海大都市圈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。这是我国新时代第一个以都市圈为范围的国土空间规划。

近日,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》全文正式发布。 2022年1月,上海市人民政府、江苏省人民政府、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》。

上海城市空间格局(上海市域空间格局)

上海2035规划已经正式发布,明确了至2035年及至2050年的总体发展目标。规划强调上海将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,构建上海大都市圈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。规划提出,上海将构建由“主城区-新城-新市镇-乡村”组成的城乡体系,以及“一主、两轴、四翼;多廊、多核、多圈”的空间结构。

上海2035规划今日正式公布。该规划明确了上海到2035年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模式,以及空间格局、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。

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》是一个纲领性文件,是全国首个跨区域、协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。它的规划范围包括上海、无锡、常州、苏州、南通、宁波、湖州、嘉兴、舟山等“1+8”市域行政区域。这个规划的编制是一个跨两省一市的合作项目,规划期限为2年5个月。

上海城市空间格局(上海市域空间格局)(1)

在公布的规划中,上海市明确提出了构建更加开放协调的城市发展格局,规划的视野是全球互联和区域协同。

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7-2035)-高清图集

1、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7-2035)的高清图集为您揭示了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。以下是图集的详细解读: 未来城市概览:本部分包含6幅高清图,展示了上海城市空间从宏观到微观的演变。

2、注: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6-2040年)》为送审版本,国务院最终批复版本为2035版。

3、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7-2035年)》作为正式发布的城市规划蓝图,全面描绘了上海市未来18年的发展方向与战略指引。本文将为您概述规划中的重点内容,并提供高清图集,便于快速查阅。

4、上海总体规划2017-2035全面展开,旨在打造国际大都市。规划重点涵盖政区、交通、城市布局与分区等方面。交通体系革新,五大新城崛起,成为区域交通枢纽。城市与乡村协同发展,城市副中心的设立,推动了区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。

5、上海2017-2035年总体规划,围绕城市发展核心,提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布局与规划。交通网络作为基础骨架,以五大新城为核心,构建了高效便捷的城市脉络。在城市结构上,规划了城市副中心与乡村地带,形成主次分明、城乡互补的城市体系。

嘉定新城的主城区功能定位和布局

嘉定新城的功能定位和布局旨在打造一个以现代服务业、世界级体育休闲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城市。它将成为上海都市圈的一个区域性核心城市,具有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城市特色,同时拥有强大的集聚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。作为上海郊区发展战略的重点示范新城,嘉定新城将是嘉定组合式新城的主体与核心。

其中,需要重点培育的是现代服务业、生活居住和都市工业三大功能。空间布局上,嘉定新城主城区区分为F1体育休闲区、南部城区、生态文化园区、北部城区(包括嘉定老城)、都市产业区和绕城森林等六个分区。 嘉定新城中心区位于嘉定新城主城区南部,东临市级都市工业园区、西接上海国际赛车场及其配套区。

嘉定新城,作为沪宁发展轴上的枢纽节点,其定位为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,重点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传感器、高性能医疗设备等产业。嘉定新城的核心区以远香湖周边为主,将打造一个多功能复合型中央活动区,集科技创新、文化教育、总部经济、商业服务、休闲娱乐、文化艺术等多元业态于一体。

上海2035规划重点区域

1、主城片区:规划虹桥、川沙、宝山、闵行等4个主城片区,范围面积约466平方公里,规划常住人口规模约300万人。主城片区与中心城共同发挥全球城市功能作用,以强化生态安全、促进组团发展为导向,围绕轨道交通枢纽促进空间紧凑发展,完善公共服务设施。加快产业转型和空间调整,适当增加就业岗位,促进产城融合。

2、近期2025年的重点发展区域着重于对接《宝山区顾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》,包括上海机器人产业园、新顾城综合产业社区、沈杨村等区域发展推进,以及顾村大型居住社区南部、老镇社区与共富社区的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。

3、南汇新城:作为上海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期内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城之一,南汇新城是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主体区域,其职能包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。青浦新城:位于上海市城市空间布局的“多核”系统中,青浦新城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的五大新城之一。

为什么上海主城副中心中只有徐家汇和五角场发展的比较好?

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,既有依托历史文化和高等教育资源的成熟副中心,也有依托产业园区和交通枢纽的新兴副中心。未来,随着规划的实施和政策的推动,这些副中心将有望在商业、文化、教育、科研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,共同推动上海城市空间的均衡发展和功能提升。

总结来说,徐家汇和五角场的差异并非偶然,而是反映出上海城市发展中的动态变迁。如何在竞争中寻求突破,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转变,是每个副中心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。

总的来说,这四个城市副中心各有特色,它们不仅在经济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,还在文化、教育等方面为上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。它们的存在,使得上海的城市布局更加合理,功能更加完善,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
上海的四个城市副中心分别是徐家汇、江湾—五角场、真如和花木,每个副中心都有其独特的规划和定位。徐家汇城市副中心主要服务西南地区,规划功能定位为城市文化、体育、商业中心,目前规划用地约2平方公里,已经基本建成。

徐家汇副中心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,是上海市著名的商业中心之一,拥有众多购物中心和办公楼。花木副中心则毗邻浦东新区政府,是一个集行政、文化、商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区域。江湾-五角场副中心以五角场环岛为中心,汇集了众多高校和商业设施,充满了年轻活力。

我觉得是很有可能的事,现在五角场正在建设中,从已经建成的项目看来就很具有发展潜力,而徐家汇因为早已是上海成名的商业区,所以近年来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发展。商业的发展不是单单只靠地区的优势,所以说一切都是可能。

上海自由贸易区在上海市的空间分布特征

1、第一,从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来看,上海大都市区呈现层级化和板块化的特征,而破解层级与板块结构特征的网络化趋势已经显现。上海市区(含浦东新区、闵行区)以及苏州市辖区属于第一层级,苏州市周边的区县、市辖区属于第二层级,而上海郊区县、南通以及嘉兴的区县属于第三以及第四层级。

2、上海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陈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,新片区选择在上海东南的临港地区,选址考虑能够承载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,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,国际运输条件完善,便于实施风险防控措施等要求。

3、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 实施范围172平方公里,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、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、洋山保税港区、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(278平方公里)以及陆家嘴金融片区(326平方公里)、金桥开发片区(48平方公里)、张江高科技片区(32平方公里)。

4、在行政区划上,上海下辖16个市辖区,这些区分别是黄浦区、徐汇区、长宁区、静安区、普陀区、虹口区、杨浦区、闵行区、宝山区、嘉定区、浦东新区、金山区、松江区、青浦区、奉贤区和崇明区。每个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、历史背景和发展特色。

聊了这么多,上海城市空间格局 的内容就先告一段落啦,上海市域空间格局 的那些点你get到了吗?感谢你耐心看完,想了解更多,随时来 [水牛城家装百科] 翻翻,干货满满不迷路!